新闻动态
化繁为简,电脑用5.1音响要走多远 第一篇 科学向
发布时间:2015-12-24 01:19:04
我们知道,声音还原,离不开三个大要素:音源、设备、建声环境。
音源,大家都懂的,如cd,wav,ape,fla,mp3等,除了无限接近无损格式的wav,其他的数字格式都可以理解为是有损压缩。拿着压缩格式文件做音源,即便其他两个要素再去提高,也不得不承认,仍然无法达到完美还原。但是考虑到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数字格式虽然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大家的生活中,我却并不认为数字格式最终会替代所有的模拟格式,也不认为传统介质如黑胶和cd会消失。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报纸杂志虽然一直在萎缩,却也并没有被真正替代。建声环境,这是一个最容易被大多数人忽视的问题,如果有可能,有条件,大家可以去歌剧院,音乐会参观一下,会发现电子扩音设备在其中并未发挥什么作用的前提下,整个会场中的每个角落却能比较清晰的收到中央舞台传出的音乐,这是什么,这就是建声环境,如同唱片歌手们去录音室录音相同,如果想真正体验到高保真的声音回放,用户也需要专门的视听环境,而这个环境,普通用户谁又能拥有?
家庭中,各种建筑材料、装修方式是不同的,饰物、家具的原材料也是不同的,我们听到的声音也是不同的。因为声音的本质,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频率不同声波,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听觉系统感知。不同的材质对于声波的反馈是不一样的,是反射、是衍射、是吸收、是过滤?一个好的建声环境一定会考虑材质。
说到建声环境,不得不提封闭空间。试想一下,用户在家庭中,将传统的设备固定在墙壁上,在一个有阳台,有窗户,有门,甚至连封闭完整都做不到的环境中,就如同一个百米短跑奥运冠军穿着定制的跑鞋,你让他在一片湿地上比赛一样,在这种建声环境下,“完美”的设备又如何能够发挥出“完美”的效果?更不要谈所谓的“发烧”了。
关于音频设备,百年大厂们,功力显然更加深厚,而且各有其独到的方式,对于声音还原都做到了堪称完美的程度,当然,前提是在试音室中。作为一个三角形,在音源能够保证的前提下,设备完美,自然可以无限接近那个完美的等边三角形,只是这代价,是否是用户可以接受的?
综上,电脑用户多半没有良好的建声环境,又不习惯于使用高品质音源,那么在有限条件下,尽可能去改善视听品质,我们只能从设备和音频解码技术上入手,去寻找一台专为电脑用户打造的5.1音响。
5.1音响不论技术,概念,还是设备,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1991年,杜比实验室开发出环绕声技术,1993年轰动一时的《蝙蝠侠归来》就采用了5.1声道音频技术。可时至今日,我们为什么还要去推广5.1技术呢?
因为5.1声道音效处理系统是目前较完美的影音解决方案,通过杜比数字技术还原,六个声道中每一个声道所包含的声音数据都清晰而独立,让听者感受到超真实的临场体验。对比传统双声道立体声技术,环绕音效带来的冲击和感染力绝对是颠覆性的。固然,环绕声技术已经发展到了7.1声道甚至更高,但其高昂的造价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在电脑,平板,游戏主机等多媒体接入端渐渐成为家庭娱乐中心的这个趋势下,24年已经过去了。为电脑及主机用户去量身定做的各种外设也如雨后春笋般迭代更新着,然而针对电脑用户打造的5.1音响,却依然如“处女地”般的,未被真正开垦。虽然音响技术的进步从未停止,也曾偶有大企业做出尝试,但却一直没有真正得到用户的认可。
电脑音效,我们仍然在被动的接受着立体声,等待着有一天有人对它说“不”,有人说我可以。
其实那些追求高品质音效的人一直在努力着,他们始终秉承着一个信念: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有些声音总想让更多的人听到。
为了创造出电脑用5.1音响,人类究竟做了那些尝试?敬请关注《化繁为简,电脑用5.1音响要走多远》第二篇·吐槽向